塗鴉牆(The Wall)

塗鴉牆就是用戶檔案頁上的留言板, 與留言版不同的是,塗鴉牆的內容會被同步到各個朋友的首頁,因此可以在自己的塗鴉牆上發表一些最新狀態,也可以設定為不同步給所有好友。很多用戶可以在塗 鴉牆上留簡訊息。更私密的交流則通過「訊息」(Messages)進行。消息發送到用戶的個人信箱,就像電子郵件,只有收信人和發信人可以看到。

2007年7月起,用戶可以在牆上貼附件。在此之前,只允許文本內容。

 

戳(Pokes)

Pokes 戳一下的用意其實就是希望對方能引起注意。

Facebook提供一個「戳一下(Poke)」功能,讓用戶可以丟一個「戳(Poke)」給別人。根據Facebook常見問題中相關的解釋: 「Poke是你和朋友互動的一種方式。在設計這個功能時,我們認為提供這樣一個沒有明確目的的功能,其實挺酷的。用戶們對Poke有各自不同的解釋,我們 也鼓勵你提出屬於你自己的解釋。」實際上這個功能的目的只是讓用戶能引起別的用戶的注意。

儘管很多用戶確實用這個功能來引起別的用戶注意,或說聲「嘿」,有時朋友之間會進行一種被稱為「Poke仗」的遊戲——兩個用戶間用「Poke回」功能,互相Poke來、Poke去。

另有一些衍生出來的新功能,如「X我」,和「超級Poke」,讓用戶可以把Poke替換成任何動作。

 

狀態(Status)

狀態,讓用戶向他們的朋友和Facebook社區顯示他們現在在哪裡、做甚麼。Facebook讓用戶填入狀態的提示是「(某用戶)正在……」,用 戶填入剩下的部分。在用戶好友列表的「最近更新」區,顯示這些狀態。 然後讓好友看到這些狀態,並了解你的狀態,接著回應你的狀態。

 

 

禮物(Gift)

2007年2月,Facebook新增了「禮物」功能。朋友們可以互送「禮物」——一些由前蘋果設計師Susan Kare設計的有趣的小圖標。 禮物從Facebook的虛擬禮品店選擇,贈送時附上一條消息。收到的禮物以及所附的消息會顯示在收禮者的「牆」上,除非送禮者設定這個禮物是私密的。另 外,在牆的上方還有一個「禮盒」。用戶收到的所有禮物都在禮盒中。公開的禮物顯示送禮者的名字,私密的禮物則顯示「私人」。

另有一個「匿名」的選項。雖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禮物,但只有收禮者可以看到送禮者的名字和消息。這種禮物只在禮盒中,而不在牆上顯示。

Facebook用戶註冊時免費獲得一個禮物。以後的每個禮物1美元。最初推出時的禮物是有關「情人節」的。同年2月由此產生收入的50%捐獻給Susan G. Komen乳腺癌基 金會。之後,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禮物,大多數都是限量版,或只是限期供應。用戶個人主頁會顯示每日禮物的廣告。隨著Facebook開放平台 應用程序的出現,第三方開發的應用程序對1美元購買禮物的模式構成威脅。請注意,Zachary Allia開發的「免費禮物」,與Facebook的官方禮物是不同。

 

市場(Marketplace)

2007年5月,Facebook推出Facebook市場。用戶可以免費發布下列分類廣告:售賣二手貨、租房、工作,等。供求兩方均可發布。所有Facebook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。目前是免費的。

 

活動(Events)

Facebook活動的功能幫助用戶通知朋友們將發生的活動,幫助用戶組織線下的社群活動。

 

開放平台上的應用程式(Application)

2007年5月24日,Facebook推出Facebook開放平台。利用這個框架,第三方軟體開發者可以開發與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應用程式。

最流行的應用程式包括:

  • 頂級朋友:用戶可以選擇和顯示他們最好的朋友
  • 塗鴉板:一個圖形效果的「牆」
  • 我喜歡:一個社會化音樂發現和分享服務,包括音樂會信息和有關音樂知識的小遊戲

甚至有象棋拼字遊戲之類的遊戲出現。而第三方網站如進行Facebook應用數據統計的Adonomics,相關博客如AppRate、Inside Facebook、Face Reviews等等或應運而生或對Facebook應用程式青睞有加。

2007年7月4日,Altura風投宣布「Altura 1 Facebook投資基金」,成為第一個只投資Facebook相關項目的風險投資。2007年7月10日,Bay Partners宣布成立「應用程式工廠(AppFactory)」,一個只投資Facebook應用程式的種子基金。

2007年8月29日,Facebook改變了他們對應用程式熱度的衡量標準,更傾斜於那些有深度價值的應用。因為之前,衡量標準僅以用戶數為標準,使得那些高度「病毒傳播」但沒甚麼用處的程式排名很高。著名IT博客Valleywag曾批評Facebook應用程式是「一大堆垃圾」。

截止2007年9月26日,共有超過4500個Facebook應用程式出現。

由於一些應用都強迫用戶先邀請朋友才可使用,令用戶感到困擾。有用戶設立了反對這些應用程式的群組,吸引了超過61萬的用戶加入。

 

Facebook影片

與Facebook開放平台同時推出的應用程式——影片分享。會員可以上傳影片、透過「Facebook手機程式版」上傳手機影片,以及用相機錄影。同時會員可以給影片中的朋友加上「標籤」(Tag)。此功能被認為與MySpace的相關功能競爭。但Facebook的影片只能在Facebook內觀看。順帶一提,一段發表在Userscripts.org上的Greasemonkey代碼讓會員可以下載Facebook影片或轉貼在其他網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eworkt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